因應全球化時代,我國無論在經濟面、文化面、社會面等都與各國有緊密的接觸與交流,因此人們對於國際的認識與理解勢必為重要課題。為此將國際教育納入我們的教育當中,從教育著眼培養國際理解能力,在108課綱裡三面九項中,其中一項列為「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」,希冀教育能培養學子「具備自我文化認同的信念,並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,積極關心全球議題及國際情勢,且能順應時代脈動與社會需要,發展國際理解、多元文化價值觀與世界和平的胸懷。」

身為學子該如何培養自身的國際理解能力呢?或許有些人會直觀回答:「出國」,認為這就是培養國際理解最好的解方,但這真是如此嗎?其實,不出國一樣有方法可以培養國際觀,透過同理心的態度學習,讓自身視野更宏觀。國際理解並不是上了好幾堂課程之後就能學會的能力,而是透過長時間累積、培養,內化成自我的「素養」,這也是終身學習者永遠的課題。

要學習國際理解的方法非常多元,以下筆者將結合自身經驗,整理以下幾點學習心法:

🌏關注國際時事、議題,參與多元文化活動

要了解世界上發生什麼事情,最快速便捷的方式就是瀏覽新聞。筆者幾乎每天都會撥一點時間看國際新聞,不過台灣在報導國際新聞這範疇較少,因此有時候直接看國外媒體報導,更能補足你對一件國際時事的想法與觀點。而且透過關注國際議題,還可以進而練習自我的思辨能力,對於該議題你抱持怎樣的態度?你運用怎樣的角度理解?,並嘗試與他人透過討論,對議題闡述自我觀點,並且學習聆聽他人看法,有助於自己快速吸收理解。

此外參與各式各樣、多元文化的活動,也是有助於提升自我國際理解能力的好方法喔!在台灣這個多元社會中,有不同人種、民族居住於此,落地生根後也將自身的文化帶到台灣來。筆者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新北市中和區的潑水節,中和區有一條緬甸街,附近居住許多緬甸人,他們將泰緬的潑水習俗帶到台灣,也漸漸形成一個有規模的活動。小時候的我居住在此,透過參與潑水節的活動,認識他們的文化,進而對緬甸多了一分了解。

🤝做志工,培養同理心與包容力

要深化理解這能力,必須具備「同理與包容」的態度。要能迅速培養自我的包容力與同理心,作為學生的你,可以考慮一下做志工這樣的選擇。做志工不僅有助於讓你的學習歷程加分,透過做志工,可以學習到與他人接觸、服務,了解不同人在不同事物上的想法與態度,包容不同於自己的想法,並以他人的角度理解。

這樣的學習經驗可以讓你即使在未來遇到不同國家的人們,在相處上不會因為不同的文化下產生不同的價值觀,進而產生衝突或質疑。

 

 

了解更多:▶千碩STEAM教育

arrow
arrow

    FUN教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